我重新關注臺灣職棒,是一年多以後的職棒九年龍牛總冠軍戰,不過那時我是去新莊球場,當我在新莊球場首度感受到寬廣的走道,舒適的座椅與開闊的視野後,職棒十年我雖然常看味全主場比賽,但我都選擇新莊球場,對老舊的臺北球場敬謝不敏。龍鯨大亂鬥當我再次走進臺北球場,是職棒十年的總冠軍戰。 那年忘了是誰提議,總之是跟當時BBS上面認識的兩位網路棒球名人一起去,而且還非常刻意的窩在三壘靠近外野的位置(本壘後方跟一三壘出口都被和信集團的員工包場),因為那是和信鯨史上第一場總冠軍主場,記得連集團大老辜濂松都親自到場。 和信鯨的對手是剛經過三場苦戰過關的味全龍。
就算在低迷的職棒十年,總冠軍戰還是湧入許多龍迷 當時所有的新聞媒體,都一面倒的看好和信鯨。原因也無他,投手戰力太強了,
1XBET娛樂城
擁有郭源治、郭李建夫、郝友力三位先發與馬來寶這位終結者,以及其他球隊哈的要死但被冷凍的大量本土投手。比起本土投手只剩下前和信棄將李逸楠,洋將也名不見經傳的味全龍,
娛樂城出金
不管怎麼分析都是和信鯨可以輕鬆取勝,縱使味全龍有徐生明這位智將,也咸認難以回天。 不過~這場比賽給後人最大的回憶,不在勝負,而是那個經典的大亂鬥。(影片2:50開始) 我還記得的是,當大帝士衝回本壘後。跟捕手王光浩對話沒兩句兩人就開始扭打,然後兩隊球員就一擁而上(當時太遠看不到洪啟峰最早過去還直接動手),從我所在的位置還能看到本壘後方的貴賓室,不知為何,辜濂松一臉鐵青的表情好像透過玻璃窗都能清楚的看到,至今難忘。 如果大帝士跟王光浩的衝突是因為本壘衝撞,那九局上巴威特就真的是故意挑釁,從我那裡都可以清楚看到黃鈞瑜離巴威特還有一段距離,是巴威特故意衝過去推王光浩一把。結果兩邊人馬再度衝到本壘。說真的,當時我超擔心裁判會直接把這場比賽沒收,判定和信獲勝。還好最後就是兩邊動手的球員禁賽了事,比賽結果還是承認。 然後,我又成為中職史上經典場面的見證者。 最後的明星賽,最後的例行賽時間進入2000年,這年既是「千禧年」,
戰神賽特攻略
也確定是老臺北球場的最後一年。以一座年紀四十多年,為臺灣棒球史貢獻無數經典比賽,創造無數球迷與球員難忘回憶的最重要場地。會在這一年為老臺北球場好好的送行,舉辦相關活動帶給球迷最後的回憶,任誰想都是水到渠成,必然出現的事情吧! 其實不然!! 2000年之所以會有這麼多讓人難忘的老臺北球場紀念活動。是一位點子滿滿且精力充沛的企劃人一個腦力激盪下想出來的點子。才讓這個回憶變成可能。 他叫許德富,那年剛重回中華職棒聯盟,當時他還年輕氣盛,信心滿滿的想在聯盟大顯身手。但當時中職正在最低潮,員工也意興闌珊,毫無扭轉頹勢的意圖與志氣。 2000年臺北球場明星賽的紀念明信片與郵戳 (許德富提供) 因此當聯盟開始規劃明星賽活動時,大部分人都覺得隨便辦一辦就好,只有許德富他一直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可以把球迷再度拉回球場。當他看到老臺北球場確定2000年底拆除的新聞後,他立刻想到,可以用「告別老友」的心情將今年的明星賽定位成「告別臺北球場明星賽」。緊接著想到反正現在這麼低迷,明星賽也不賣門票了,而是改成球迷在門口自由樂捐的慈善義賽。 但整個明星賽的最大亮點,是來自秘書長李文彬的點子。李文彬認為可以比照甲子園那樣,讓大家挖臺北球場的紅土收藏如何?而且不限球員,只要明星賽有來的球迷賽後都能進場挖紅土留念。
結果這個「長官的餿主意」出乎意料的成功!明星賽當天不只湧進多達6538名球迷進場觀戰,賽後開放讓球迷進場收藏紅土更是得到最高的讚賞。多年後許德富回顧分析,認為經由新聞媒體的大肆報導後,「告別臺北球場已經變成臺北人共同的回憶,共有的事件。」 中職最後的臺北球場明星賽大獲成功,也讓中職這邊士氣大振,與兄弟球團全力籌劃原本就設定是臺北球場的中職最後例行賽球場活動。身為主場的兄弟球團也投入最多的資源,將「臺北球場的最後一夜」作為宣傳主軸,並發行多項限量商品。影片來源:麥卡貝運動頻道 除了比照明星賽,也在賽後開放球迷進場收藏紅土外,也把兄弟三連霸全盛期曾經使用的內野仙女棒在中職臺北球場例行賽的最後一夜再放光芒。成為在場球迷永難忘懷的景象。 鞠躬盡瘁到最後一刻雖然2000年已經是老臺北球場的最後一年,球場設施也僅維持著最低可以運作的水平,政府也不打算提供更好的修繕。但做為臺灣棒球的核心,直到最後一年,老臺北球場仍舊進行無數的比賽。 這是有現實上的無奈。
天母球場曾發生啟用第二天就封場的糗事 在2000年,臺灣可以使用的正式球場沒有幾座。天母球場雖然落成,但啟用的第一天就發現無數問題,第二天就直接封場;澄清湖雖然1999年世界杯青棒賽就啟用,但直到2000年還在驗收中;嘉義縣市球場的設備水平老實說離職棒水準還有一段差距;臺中(現臺體大)、臺南、新竹、屏東的設備都已老舊。當時可以立即供職棒使用的,只有新莊球場。因此在當時,老臺北球場仍是臺灣比賽最多的球場。 2000年,光我確定在老臺北球場進行的,就有中職與臺灣大聯盟兩個職業聯盟的例行賽、謝國城盃少棒、青少棒錦標賽、王貞治盃青棒錦標賽、柯尼卡盃全國成棒秋季聯賽跟協會盃全國成棒大賽等大型正式比賽,如果加上中華培訓隊與三級國家隊的非公開練習賽,老臺北球場真的是鞠躬盡瘁,為臺灣棒球付出到最後一刻。 一直到2000年11月6日協會盃的四強決賽結束後,臺北球場才算完成他最後的正式比賽任務。等待真正屬於祂的最後一夜。 最後一夜臺北球場的最後一夜,由棒協主導規劃,
百家樂現金版
從11月22日開始,舉辦長達五天的「告別臺北球場封場紀念賽」。除了安排臺北縣市的三級棒球進行單淘汰比賽,25日由北體、文化、輔大、合庫四支甲組球隊進行單淘汰賽。 至於26日的壓軸,
魔龍傳奇試玩
棒協分別安排TML總冠軍VS合庫國軍聯軍、閃亮之星棒球隊VS職棒記者聯誼會,以及晚上六點進行,由「教官」曾紀恩率領中職明星隊出戰大專明星聯隊。這個告別紀念賽的比賽勝負結果,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更沒有幾個人在意。這幾天看到的是許多球迷都帶著照相機,有的帶著子女,有的由子女攙扶,像是與老朋友告別那樣,拿照相機的不斷在球場各個角落拍照,有些多年不見的談球朋友在看臺上不期而遇,彼此哈哈大笑後互相問候彼此近況,也談在這座球場所的種種回憶,一位球迷在接受採訪時說的話,應該是所有這幾年來到臺北球場的球迷共同想法:「我要將臺北球場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瓦,全部攝入相機、存進記憶,有朝一日,我會拿著相片告訴我的孫子,
多寶老虎機
臺北球場曾是爺爺激情狂歡、流連忘返的所在。」 當裁判宣告最後一場比賽結束後,除了簡單的閉幕儀式,球場也特別開放讓看臺上的觀眾可以進入球場,跟過去幾次不同,這次是真正的「最後一夜」。球迷乃至球員、工作人員都……「瘋狂」的衝入球場,把所有可以拿的東西都盡可能收入包包。連本壘板與投手板都有人想要「拔」走,讓球場管理人員不得不盯著這些重要資產。也不知道是哪一位球迷開始,很快地上百名球迷都在臺北球場的全壘打護欄簽名塗鴉,有的人甚至即興寫下新詩,也包括那個經典的「我要巨蛋」。據說這面珍貴的全壘打護墊有被收藏家專程取下,並在將來會在大巨蛋設置的棒球博物館的邀請下將這面珍貴的全壘打護墊出借,但前幾年有傳聞說這個珍貴的護墊被弄丟了,不知是真是假? 2000年11月27日凌晨,管理員嚴伯伯正式關上老臺北球場的大門,祂的任務也正式結束。原來的位置在拆除後另外興建一座室內體育館,成為另一批愛好演唱會心中的聖地-臺北小巨蛋。但對我而言,不管臺北小巨蛋如何的璀璨,就是無法取代老臺北球場在我心中的地位。 那天結束後,我實在難以入眠,於是在我常去的棒球BBS寫下這段感懷。剛好在老臺北球場最後一夜的20週年,就用這篇短文做為這個系列的結束。 失落的球場,失落的心-告別臺北球場 『曲終人散回首一瞥,嗯….最後一夜』 忙亂的一天過後 一直到梳洗完畢上床休息為止 耳邊不斷的浮現蔡琴低沈的歌聲 這時外頭開始下雨 好似知道我這時的心情 幫我把流不出來的淚水散佈在整個臺北盆地 希望所有人都知道,我有多麼的不捨 不是不知道臺北球場設備真的很爛 不是不知道在球場蹲三個小時是多大的折磨 不是不知道這樣的場地對選手是多大的威脅 只是在26號的夜晚 所有在場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他們最後一次用眼睛、用相機 更是用『心』把這座球場永遠的收藏在記憶裡 之前不能理解為何御堂筋的壽司店老闆自從南海鷹 消失後就從此不看棒球…..直到自己最珍愛的龍隊解散後 那種失落的情緒到現在仍然沒有平復 之前不能瞭解為何布魯克林的道奇西遷,艾比球場拆除後 布魯克林的人就此失去的生命力直到現在—直到臺北球場將要拆除後 臺北市的球迷就此失去棒球的精神殿堂,那無數的傳奇故事 與點點滴滴的回憶就只能成為傳說,也無法聽到看球的老伯 一邊指著球場的某個角落一邊訴說早年的棒球野史,或者聽嚴伯伯 用濃濃的鄉音告訴我們計分板裡面的鬼故事……..。 嘉義市的球迷是幸福的,曾經培育出嘉農 無數名將的嘉義市球場雖然曾經一度荒蕪 但在地方熱心人士的推動下在兩年前重獲新生 比臺北球場更古老的臺南球場,因為有了企業專業的經營 現在成為球員最喜歡出賽的球場之一,更是臺南球迷的驕傲 臺北球場卻沒那麼好運,雖然民間人士不斷的疾呼奔走 但是上頭的人只認定棒球場就等於巨蛋,便直接宣布球場的死刑 儘管多數人都認為最好的方案是在原地重建一座標準的室外球場 但只有決策單位認為棒球場就是巨蛋,巨蛋就在松山菸廠興建 到底是政府英明還是老百姓都在耍白癡,我也不知道 十二年前中華體育館毀了,籃球的發展一蹶不振到今天 今年臺北球場拆了,棒球會不會就此無法翻身 天母球場能否接續臺北球場的地位 讓棒球迷有個『家』可以躲避風雨 我不知道,也沒有任何人知道答案為何 但臺北球場的傳奇已盡,不代表棒球的生命力已到盡頭 臺灣的棒球就好像雜草一樣,看似不起眼但韌性驚人 不管環境如何惡劣,都有一群傻子為了改善棒球而奉獻 只為了不讓棒球的火種在自己手上熄滅 取自臺北球場的一瓶紅土靜靜的置放在我的書桌 我是沒有像蕭邦那麼悲壯的把故鄉的泥土灑在自己的棺木上 但這裡面裝滿我與臺北球場的回憶,濃的化不開 我會帶著這份珍貴的資產,陪伴我一起度過生命中的下一階段【本文未經作者授權同意,嚴禁全文轉載至任何批踢踢看板或討論區,違者將不排除提出侵權告訴】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