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MLB十大事件》5光芒顛覆傳統的開賽者(opener)

五月十九日,光芒遠征洛杉磯、作客天使主場,這場比賽光芒的先發投手是生涯首度先發,但是他不是新秀,而是一位在大聯盟征戰十一年、拿過三次冠軍戒的老將,這位老將只投了一局就退場,改派另一位新秀左投接任,這位左投一路投到第八局才退場,終場光芒以五比三獲勝。這場比賽是Sergio Romo生涯出賽589場比賽以來,第一次以先發身分出賽,也是光芒啟用開賽者(opener)的經典比賽。光是讓救援投手常態性的在第一局站上投手丘,就是一件非常顛覆傳統的決策,支持、反對都大有人在;隨著光芒在八九月拉出漸入佳境、最終驚奇拿到九十勝,加上其他球隊也開始效仿,都讓開賽者成為今年非常火熱的話題。 Romo 在 5/19、20 連續兩天先發出賽不過,不是所有救援投手先發的比賽都是開賽者戰術,有另外一些比賽要歸類為「牛棚日」:牛棚日,

AU8娛樂城

顧名思義就是要靠著牛棚來接力完成比賽,各任投手工作量會比較接近。這種用牛棚來撐完比賽的方式一直都存在,都通常都只是偶爾用來消化比賽或是調整投手作息,鮮少有球隊向今年的光芒一樣頻繁且大量的使用牛棚日。而在開賽者調度裡,

17娛樂城

傳統的救援投手投完前一到兩局後,接手的「主賽者」(The Bulk Guy)會完成剩餘比賽的大部分工作,也就是說他和其他任投手的工作量會比較多,是和牛棚日的主要差異。因為實際比賽的複雜程度,有些比賽很難明確的分類是開賽者或是牛棚日,但不論是哪一種,都是光芒今年為了因應不同需求誕生的產物,在短短六個月的例行賽季裡,開賽者代表的意義就改變了許多次。光芒為什麼要採用 opener 戰術?早在今年春訓,光芒就宣布他們會在球季中使用牛棚日,最初的考量是光芒季初的賽程比較寬鬆,為了更有效率的使用投手群,決定採用四人輪值加上彈性的牛棚日。然而,到了開季前,四人輪值之一的Nathan Eovaldi因為右肘傷勢無法趕上開季,讓光芒在開季第三場比賽就啟動牛棚日,當天Andrew Kittredge投了3.1局、Yarbrough接手投了四局,兩人加起來只失兩分,但是光芒打線熄火,終場一分之差敗給紅襪。賽事進入第二個星期,光芒將新秀Yonny Chirinos拉進先發輪值,因此牛棚日又變成彈性調度,下一次登場是在4/8對上紅襪,先發的一樣是Kittredge,這次他只投兩局、失一分,而接手的Yarbrough投了四局也只失一分,但是牛棚在八局下大爆炸,終場光芒又是一分差敗給紅襪。這場比賽在當時來看是牛棚日,不過以工作量來說,這其實才是光芒第一次使用開賽者。先把時間快轉到5/19,也就是文章一開始的那場比賽,光芒正式啟用開賽者,原因在於天使打線的前七棒都是右打,包括Mike Trout、Justin Upton等強打者,於是光芒決定先讓右投的Romo投一局、第二局再換上Yarbrough,這樣就可以減少Yarbrough面對前段棒次的次數、減少面對第三輪打者的風險,希望可以降低天使右打打線的傷害。這個針對性的戰術在當時看來只是偶一為之的調度,然而,光芒後續使用開賽者的頻率不減,因為光芒投手群遭遇了嚴重的傷兵潮:Chirinos在四月底時進到傷兵名單,到了五月中換Faria,五月底則是Archer和新秀Anthony Banda,即使Eovaldi終於復出也無法填補起傷兵大洞。其中最快歸隊的是Archer,但他其實也休了一個月,Chirinos和Faria都等到明星賽後才復出,Banda更嚴重,要直接動Tommy John手術、整季報銷。如果把春訓時受傷、也動了Tommy John手術的兩位大物新秀Brent Honeywell、Jose De Leon也算進去,光芒在短短三個月裡傷了六位可先發的投手。 Archer與其他五位先發投手在三個月內遭遇大小不等的傷,嚴重打擊光芒投手戰力(https://www.talkingchop.com/2018/7/31/17634976/mlb-trade-rumors-chris-archer-atlanta-braves-milwaukee-brewers) 為了因應這麼嚴重的傷兵潮,逼得光芒必須要多用能力比較沒那麼出色的球員,包括Austin Pruitt、Vidal Nuno、Matt Andriese、Wilmer Font,他們的生涯FIP-分別為99、117、105、164(100為聯盟平均值,越低越好),由此可見他們的能力並不算好;其中,光芒決定讓Font重操先發舊業,意外收到了好成果,但是連他也逃不過傷兵潮,連續兩場拿到勝投之後也進到傷兵名單。至於Pruitt等人、包括Yarbrough在內,光芒則是限制他們每次出賽的工作量、或者減少面對第三輪打者的機會,試著最大化他們的付出。在6/1到7/15的41場比賽裡,光芒就有16場是使用開賽者戰術和牛棚日,

金旺線上娛樂

可以說光芒是靠著這群苦勞功高的投手撐過了六七月的賽程。賽季進入八月,光芒投手戰力又變動許多:Archer和Eovaldi被交易出去,從海盜換來Tyler Glasnow、從紅襪換來Jalen Beeks,而Chirinos和Faria終於復出,再加上Snell和Yarbrough,光芒其實不缺先發投手;然而,光芒在八九月時反而更頻繁的使用開賽者戰術,到了這個時候,光芒才算是有系統地在使用開賽者戰術。 Yarbrough是出賽最頻繁的主賽者(https://naplesherald.com/2018/05/19/rays-creativity-will-lead-to-first-career-start-for-romo/) 在八九月擔任主賽者的幾乎都是Yarbrough、Chirinos、Beeks三人,如果從五人輪值的角度來看,他們的定位就是在中後段輪值,也代表他們的能力不及一二號先發,將他們擺進開賽者,就是希望能嘗試掩蓋部分的缺陷、降低他們的風險。綜觀整個球季,光芒在使用開賽者戰術和牛棚日的原因經歷了三次變動:最一開始是彈性的調度,到了季中卻因為傷兵潮、投手戰力吃緊,必須用這些調度來維持團隊戰力;進入八九月,光芒終於有了足夠的投手,但是希望能讓中後段輪值有更好的表現,於是繼續沿用開賽者。The Openers & The Bulk Guys在開賽者調度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些第一局就站上投手丘的後援投手。這個調度是透過Romo而聲名大噪,他也幫助開賽者能夠在光芒持續進行。「當一位在世界大賽裡關門、也贏得冠軍戒的老將願意做這件事時,其他的年輕球員也就願意跟著嘗試看看。」總教練Kevin Cash這麼說起Romo之於開賽者的重要性。不過,Romo終究不是最常擔任開賽者的投手,真正的"The Opener"是Ryne Stanek,他今年扛了20次開賽者的責任,在他沒有開賽的比賽裡,他也是教練團非常倚重的救援投手。另外,Hunter Wood和Diego Castillo分別當過七、八場的開賽者,在9/24對上洋基的比賽裡,光芒甚至採用了「雙開賽者」,Castillo先投兩局、Wood接手投一局、然後才交給Yarbrough。「身為開賽者,我們知道我們只會投一到兩局,所以我們就是試著從第一球開始就為比賽定調。」Wood說起擔任開賽者的心態:「我們會使出全力,在兩局內用最好的表現來開賽。如果我們開賽有個好的開始,我們就會有很好的結果。」 ▲Wood是繼Stanek之後,第二位固定的開賽者 http://www.zimbio.com/photos/Hunter+Wood/Tampa+Bay+Rays+vs+Baltimore+Orioles/cwGIIKXyyPn從這些人選來看,可以得知開賽者通常是牛棚裡排名中間的投手來扛,球隊不會將布局投手和終結者(勝利方程式)拿去當開賽者使用,畢竟他們在後段局數的價值依然非常高。另外,教練團通常會在前一場比賽結束後,視當天投手的運用情況來決定隔天的開賽者,因此今年的賽事預告裡,光芒先發投手的欄位常常都是TBA(To Be Announced,尚未公佈),也算是衍生的一個小小趣事。這個名為opener的戰術之下,大多數的焦點都放在開賽者身上,依然扛起長局數的投手反而失去不少關注。「Yarbrough覺得好像沒有名稱給他,」Stanek說,於是這群球員起了The Bulk Guy的稱號,也就是「主賽者」的意思。 八月底Players' Weekend時,Stanek說他和Yarbrough的綽號應該要直接改做「開賽者」和「主賽者」(Ryne Stanek twitter) 光芒最主要的主賽者有三位:Yarbrough(20場)、Chirinos(九場)以及Jalen Beeks(八場),擔任主賽者時不求投得長,而是見好就收,因此有時候會看到他們只投了三四局、只用六七十球就退場,這和以往先發投手要投得長的觀念也不一樣。Yarbrough是其中角色最多的球員,今年除了擔任主賽者,也先發過六場、也多次以短局數投手身分登板,堪稱是投手工具人,對於球隊而言是個非常好用的球員。開賽者真的有用嗎?   5/19前 5/19後 ERA 4.45 3.50 FIP 4.13 3.71 FIP+ 4.25 3.88 AVG 0.238 0.223 勝-敗 21-22 69-50 在正式啟用開賽者後,光芒的團隊戰績和投手數據都有了明顯的提升,這是開賽者被認為有用的普遍論點;不過,這些數字會受到其他許多因素的影響,戰績和數據提升不見得和開賽者有絕對關係,因此,我們來改看一些比較細的數據。首先,主賽者的ERA為3.89、FIP為4.04,如果跟大聯盟各隊的先發投手群相比,這兩個數據分別排在第11和12名,

5298線上娛樂城

這個數據看起來沒有特別起眼,但是別忘了,擔任主賽者的投手通常都是中後段輪值的先發投手,搭配這個數據,其實是非常出色的。既然光芒最初的想法是要避免投手面對打者第三輪,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光芒投手群今年面對第三輪、第四輪打者時,ERA和xFIP分別是5.61(第17)及4.52(第14),表現並不理想,但是光芒在這個情況下只投了134.2局,是三十隊最低,比第二低的皇家少了20局,而掉84分則是排名第二低。換句話說,光芒藉由opener和牛棚日,減少了投手面對第三輪以後打者的機會。這也許稱不上什麼很高明的手段,但卻是個很實際的做法。我們也可以直接比較擔任先發投手與主賽者時之間的差異,Beeks今年只先發兩場,樣本數比較小,所以這裡用Yarbrough和Chirinos的成績來看: Yarbrough   Chirinos 先發投手 主賽者 先發投手 主賽者 4.71 3.97 ERA 4.73 3.35 4.03 4.41 FIP 3.81 3.43 Yarbrough擔任主賽者時,雖然防禦率下降了,但是實際掌握比賽的能力卻變差了;Chirinos的表現就比較明顯,擔任主賽者時表現確實比較好一些。不過,單憑兩位投手今年的樣本,很難斷言開賽者是否有效,但是至少Chirinos的成績給了繼續實驗的理由。不過,這個做法還是有一些缺點,比較明顯的缺點反映在開賽者的表現。在45場比賽裡,opener的ERA竟然高達5.63、FIP也達到5.44,這個數字和光芒牛棚的實力有極大的落差。今年有幾次的開賽者以失敗收場,包括Jonny Venters 0.1局就失五分、Jaime Schultz 0.2局失四分,要如何找到合適的人選來擔任開賽者,也是教練團的一大重點。另外,開賽者的換投時機也需要更明確,好幾場比賽都是開賽者第一局無失分、續投第二局卻掉分,對於球隊其實是不利的;而若是在壘上有人時換下開賽者,要直接派主賽者來收拾殘局、或是先派另一位後援投手來解決,等到下一局再讓主賽者登板?這些問題都還需要更多時間來摸索。整體而言,開賽者沒辦法完全改善一支球隊,但是藉由操作部分機率和投打組合,確實是可以改善或控制特定的環節,再加上光芒利用開賽者和牛棚日熬過了先發投手不足的難題,所以對今年的光芒而言,開賽者是絕對有用的。運動家與釀酒人,

博樂棋牌

開賽者的相似發展在九月初,運動家也開始嘗試用開賽者戰術,主要由Liam Hendriks擔任開賽者、Chris Bassitt和Daniel Mengden輪流擔任主賽者;在9/15這天,運動家到光芒主場作客,剛好兩隊都使用開賽者制度,也成了史上第一次的開賽者大對決,終場光芒七比五獲勝,不過最終影響勝負的關鍵反倒是後段牛棚,兩隊的開賽者、主賽者投得都不錯,第一次對決算是平手收場。運動家今年拿到第二張外卡,而他們也大膽的在外卡驟死賽使用開賽者,也是第一支在季後賽使用開賽者的球隊;然而,這場比賽的開賽者Hendriks在第一局就失兩分,雖然主賽者Lou Trivino主投三局無失分,但是運動家始終無法突破洋基的投手、加上運動家牛棚到了後段局數止不住血,終場運動家二比七敗下陣來。 運動家 Liam Hendriks(https://www.nbcsports.com/bayarea/athletics/reliever-liam-hendriks-makes-strong-case-start-al-wild-card)事後運動家的決策也受到不少質疑,認為他們應該直接推出最好的先發投手才對,然而,運動家今年擁有強大的牛棚戰力,使用開賽者戰術、直接派出最好的牛棚出賽,其實沒有任何不對;而且,運動家那場比賽前五局也就失兩分,比賽依然是在控制內的,不過後續的崩盤、洋基更強大的後援投手群讓他們無力扳回比數。在國聯戰場,釀酒人的調度也引發許多討論,其一就是在國聯第五戰,讓左投的Wade Miley只投一個人次就退場、改由右投的Brandon Woodruff接手,背後的原因是對手道奇的打線右打偏多,釀酒人於是出此奇招;終場釀酒人二比三、一分落敗,Woodruff投了5.1局失三分,其實是相當不錯的表現,但是釀酒人打線卻受制於Clayton Kershaw與道奇牛棚,無法藉著投手群的好表現贏下比賽。另一個話題是王牌後援Josh Hader,Hader堪稱今年最好的後援投手,例行賽繳出ERA 2.43、FIP- 69、WAR 2.7的頂尖成績,季後賽的Hader甚至更可怕,今年季後賽一分未失,FIP-更是只有5(別忘了,100是平均值啊),在國聯冠軍賽第七戰,教練團決定在第三局就將他換上來,Hader則貢獻完美的三局、讓釀酒人緊咬道奇不放,但是Hader退場之後,接手的投手連續失分,最終釀酒人只能目送道奇重返世界大賽。 運動家 Josh Hader(https://www.outsports.com/2018/7/20/17597134/josh-hader-gay-mlb-brewers-billy-bean) 在季後賽這麼高張力、勝利比什麼都重要的時刻,

QT電子

教練團必須要將隊上的戰力最大化,運動家和釀酒人的做法和光芒不盡相同,但是背後的概念都是一樣的;不過,從運動家和釀酒人的例子就可以知道,雖然球隊控制了某個環節,但始終無法控制比賽整體,開賽者、王牌救援、積極調度都不是勝利保證,球隊都只是試著讓自己贏下比賽的可能性再增加一點點。開賽者會繼續持續下去嗎?簡單一個字:會。在冬季會議上,Cash就已經宣布2019年會繼續使用開賽者。「我們在討論要在輪值裡使用兩次還是三次開賽者,無論如何,我們在這個球季累積了很多資訊,如果需要傳統的先發投手,也有很多球員可以補上。」不單只有光芒在思考開賽者的做法,開賽者的觀念已經擴散到大聯盟的各隊了,許多總管和總教練都會被問到明年是否會使用開賽者,他們給的答案或許不一,但是很明顯的,球界對於開賽者的態度,從最一開始的觀望、甚至不以為然,到現在已經開始接受這個新穎的調度了。「看看它帶我們走到哪裡吧,」Romo這麼說:「開賽者有徹底改變棒球嗎?我覺得沒有,但是變得更有趣了。它就是一個很酷的選項,如果你有一群可以做得到、也願意去做的球員,那為何不做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