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科學》2022年第7期目錄

藍色字體,關注中國體育科學學會

《體育科學》2022年 第 7 期
研究報告
21世紀全球競技體育格局空間態勢演變及中國應對方略
陳睿1 ,黃高端2 ,劉永峰1* ,王興宇1 ,
嚴浩銘1 ,胡峻嘉1 ,艾榆淋1
1. 成都體育學院 運動訓練學院;2. 云南大學 文學院
摘要:面對21世紀以來全球競技體育格局復雜的空間態勢演變,中國應如何應對?運用地理集中指數、自然斷點分級、標準差橢圓、數理統計等方法,以21世紀以來的夏季奧運會獎牌空間分布為依據,對全球競技體育格局的發展態勢及演變進行系統梳理,并提出中國的應對方略。研究認為,1)各國競技體育異軍突起,洲際間競爭差距逐漸縮小,獎牌空間分布呈“一核心-五集聚-多零星”態勢,全球競爭格局中心向東南遷移。2)獎牌項群分布的地域差異顯著,部分項目一家獨大現象嚴重,歐美壟斷格局逐漸被打破。3)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重大使命、嚴防嚴控條件下自組織的各類大賽及科技化助力與保障奧運備戰是中國軍團在21世紀以來的夏奧會不斷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動因,但仍存在項目結構矛盾依舊突出、制度與科技缺乏創新、競技體育人才稀缺及競技體育的聯動效應失能等問題。研究建議,

信用版註冊

未來我國競技體育要高效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從塑造新格局、強化新動能、創新新機制、實現新模式、推動新局面等方面做出應對。
關鍵詞:競技體育;全球格局;空間態勢演變;應對方略
我國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的演進歷程與內涵價值
鄧建偉1,2 ,馬玉芳3* ,伊佳淋1
1. 黃岡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2. 曲阜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3. 南京工業大學 體育部

摘要:我國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是以國家為主體,為實現冰雪運動發展目標而制定的總體謀劃和決策,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理念的延續、凝練與升華,關乎“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以及“冰雪運動強國”目標的實現進程。運用文獻資料研究、文本分析和專家訪談等方法,借鑒“戰略一般分析”框架理論,從戰略過程、戰略組織、戰略內容、戰略價值4個維度對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與我國國情相伴而生,經探索與奠基、初創與發展、確立與強化等演進歷程,呈現出價值導向始終與國家體育發展需求同頻共振、戰略目標前后相繼且逐步遞進、戰略布局縱橫交錯且時空并行、戰略組織“政企校社”協同發力等鮮明特征。同時,從基本內涵、區位厘定界定了“南展西擴東進”的戰略內涵。研究認為,這一戰略不僅為冰雪運動的全國普及以及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提供了基本方略,

賓果賓果

也為后冬奧時代我國由冰雪運動大國向冰雪運動強國的轉變奠定了堅實根基,同時為北京冬奧遺產的傳承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載體,并將為世界冰雪運動的全球化普及提供中國智慧和方案。
關鍵詞: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演進;特征;內涵;價值
我國優秀冰雪運動員成才背景探究——基于社會生態環境的SES分析
李娟2 ,田慧2 ,王敏2 ,
亓順紅2 ,田野1*
1. 深圳大學 體育學院;2. 北京體育大學 國際體育組織學院
摘要:通過對15個冬季運動項目的431名我國優秀冰雪運動員進行調查,研究其家庭社會經濟狀況(SES),分析家庭SES和父母支持程度與運動員運動等級、性別、地理區域等因素之間的關系,剖析家庭社會生態因素在運動員成才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發現,

金爸爸娛樂城

本調查中的絕大多數(99.53%)運動員來自SES得分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家庭,健將及以上級別的運動員家庭SES顯著高于一級及以下運動員( P <0.05);男運動員的家庭SES略高于女運動員,但差異不顯著( P >0.05);76.8%的運動員母親和76.3%的父親受教育程度為高中及以下,多數運動員父母的職業類型為個體工商戶和農業勞動者;西南地區冰雪運動員家庭SES得分顯著低于其他地區(P <0.05),東北地區運動員父母受教育程度得分顯著高于西南和華東地區(P <0.05)。絕大多數冰雪運動員(82.4%)認為父母在情感和精神方面給予的鼓勵和支持最多;運動等級越高的運動員父母支持程度顯著越高(P <0.05);男運動員父母的支持程度,特別是經濟上的支持顯著高于女運動員(P <0.05);東北地區父母的支持程度最高(P <0.05)。綜上,我國優秀冰雪運動員的家庭SES呈現“整體不高、東北高西南低”的特點,父母支持程度也與地區、性別和運動等級存在關聯,建議充分發揮家庭因素在高水平運動員選拔和提高競技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確保高水平運動員集中精力備戰與參賽。
關鍵詞:優秀運動員;冰雪運動;社會經濟狀況;成才背景
我國競技體操發展歷史經驗和新時代展望
彭召方1 ,吳昀潞2 ,國偉1 ,

角子老虎機

袁玲1
1. 貴州醫科大學 運動與健康學院;2. 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學院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競技體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主要包括:舉國體制的運動員培養機制、大力實施對外開放、重視技術動作創新、源源不斷的金牌教練、“以老帶新”的發展范式、充分依托“體操之鄉”、注重全能型領軍人才培養、體操健兒吃苦耐勞與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科學嚴謹的奧運選拔和備戰訓練等。同時,我國競技體操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包括:男女項目發展不平衡、弱項長期得不到有效補強、技術動作創新能力大幅遞減、運動員高峰期短、群眾基礎薄弱、高水平教練人才流失等。建議:深入貫徹協調發展理念,逐漸擺脫傳統路徑依賴;加大技術動作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提高科學訓練水平,延長運動員高峰期;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大眾對體操價值認同;完善傳統發展模式,以拓展夯實競技體操項目基礎和人才基礎。
關鍵詞:競技體操;歷史經驗;現實審視;展望
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訓練:可訓練性、訓練適應機制和實際應用
陳依依1 ,2 ,李丹陽2* ,倪麗麗1,2
1. 武漢體育學院 研究生院;2. 武漢體育學院 體能中心
摘要:有氧能力是反映青少年身體健康水平和運動能力的重要指標。受青少年體能訓練“敏感期”理論的影響,人們對青春期前的青少年有氧能力的可訓練性、訓練機制、影響因素及有效訓練計劃等方面產生了諸多爭議,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青少年有氧能力訓練的科學化發展。基于現有研究成果,客觀總結了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訓練的研究進展,得出以下主要結論:1)青春期前的青少年可通過科學化的訓練提升有氧能力;2)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提高的生理學機制主要為:每搏輸出量增加、氧運輸和氧利用能力增加,以及肌肉代謝、氧化能力增強;3)青少年有氧能力的發展受生長和發育的影響,如實際年齡(以下簡稱“年齡”)、成熟度,但青少年有氧能力的可訓練性與之無關,而與初始體能水平呈負相關;4)高強度間歇訓練是提升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的一種經濟且高效的訓練方法;5)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訓練的經典模式為:大肌肉群參與的持續和間歇運動,85%~90%HR max ,3~4次/周,40~60 min/次,最少持續12周,其中訓練強度是影響訓練效應的決定性因素。
關鍵詞: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攝氧量動力學;可訓練性
得失情境下不同水平守門員的風險偏好與知覺預測研究——來自fNIRS的證據
康江輝1 ,鄧煒1 ,黃志劍2 *
1. 武漢體育學院 健康科學學院;2. 湖北大學 體育學院
摘要:目的:了解得失情境下不同水平守門員的風險偏好的行為規律,并探討得失情境下守門員知覺預測能力的變化及其相關認知神經特征。方法:采用單因素的實驗設計,探索不同水平守門員基于先驗信息進行知覺預測的大腦活動差異;采用雙因素混合實驗設計,

皇家電子

探究得失情境信息影響守門員風險偏好和知覺預測表現的神經機制。結果:1)專家組守門員的知覺預測正確率顯著高于新手組守門員,專家組與新手組的右側角回和背外側前額葉激活存在顯著差異。2)損失情境下,兩組守門員均偏好低風險低收益任務;收益情境下,專家守門員偏好高風險高收益任務。3)得失情境下,守門員的知覺預測組間差異不顯著;在損失情境下,新手守門員知覺預測表現得到顯著提升,右側角回和視覺聯絡皮層激活顯著增強。結論:1)守門員的知覺預測優勢與右側角回和背外側前額葉有關。2)得失情境下的風險偏好規律在守門員中部分具有適用性。損失情境能增強新手守門員的右側角回和視覺聯絡皮層激活程度,提高知覺預測表現。
關鍵詞:知覺預測;得失情境;風險偏好;守門員;功能性近紅外
綜述與進展
運動干預NAFLD的分子機制研究述評——基于ROS調節UPRmt的線粒體毒性興奮效應
張媛1,2 ,文立1 ,丁樹哲 3,4*
1. 南京體育學院 運動健康學院;2. 上海交通大學 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運動轉化醫學中心;3. 華東師范大學 青少年健康評價與運動干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 華東師范大學 體育與健康學院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被嚴重低估的全球重大健康威脅,目前尚無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準治療NAFLD的藥物,深入研究其發病機理、探索治療策略迫在眉睫。氧化應激是NAFLD發展的核心環節,線粒體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世博娛樂城

ROS)生成與穩態維持與NAFLD密切相關。有氧運動或脂質沉積可改變細胞ROS水平,而不同ROS水平對線粒體未折疊蛋白反應(UPRmt)的調節作用表現為線粒體毒性興奮效應,即對線粒體穩態的輕度擾動會促進與協調線粒體-細胞核之間的 “對話”,降低細胞對外來刺激源的敏感性,提高細胞抵御刺激的能力。未來有關運動干預 NAFLD的研究將進一步探索運動應激下ROS通過elF2α-ATF4/ATF5-CHOP軸調節UPRmt的分子機制,以尋找提高線粒體蛋白折疊能力、促進線粒體因子分泌、提升線粒體自我修復功能、維持穩態的有效途徑,為NAFLD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非酒精性脂肪肝;運動;氧化應激;線粒體毒性興奮效應
爭鳴與探索
高原徒步登山中急性高原病的風險因素及預防建議——基于貢嘎山徒步登山路線的實證研究
昂晨,楊喆,王靜,
關志遜,薛嵐*
浙江師范大學 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
關鍵詞:急性高原病;高原徒步登山;風險因素;貢嘎線
想關注《體育科學》內容首發公眾號
轉載來源:體育總局科研所書刊部
原文制作:聶美林
原文校對:丁 合 高天艾
原文監制:邱劍榮
學會編輯:徐璠奇
排版審核:許亞璇,